银光奖致力于表彰在全球科技领域中具备颠覆性、引领性与责任感的杰出贡献者。为确保奖项评选的科学性、公正性与前瞻性,银光奖制定了一套透明、专业且具有国际通用标准的提名与参评机制。
一、参评资格
1. 参评对象
银光奖面向全球开放,鼓励以下个人或组织参与提名或参评:
科学研究人员与技术专家
跨领域创新团队
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、研发中心
技术转化机构或社会影响型项目团队
支持自荐或他荐两种形式,提名人需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、实际成果或学术声誉。合作项目须明确各方贡献结构。
2. 研究领域
参评项目需在以下方向之一具备显著创新性、引领性或社会价值:
前沿技术突破(如人工智能、量子技术、合成生物学等)
应用与转化实践(如医疗创新、绿色能源、气候解决方案)
科技伦理与治理(如算法公平、数据责任、科技人文融合)
3. 贡献要求
项目需在以下任意层面实现有代表性的突破或成就:
科学理论、方法或系统性研究的原创贡献;
技术层面实现重大创新或产业结构重塑;
对社会福祉、环境改善、可持续发展等产生积极深远影响。
二、参评流程
提名阶段
每年1月1日开放提名,3月31日截止;
提交包括成果简介、成果影响力说明、技术细节、知识产权情况等材料;
所有提名须经初步资格审核方可进入评审环节。
评审阶段
评审分为初审、复审与终审三个环节,实行匿名机制;
由跨学科、多背景、国际化的评审专家团进行交叉审议;
每年9月30日公布入围名单,12月31日完成终审评议。
颁奖阶段
次年5月中旬举行颁奖典礼,并进行成果发布与公众传播。
三、评审标准
评审工作基于三大核心维度——突破性、原创性、可持续性,并辅以若干附加维度进行综合评价,确保遴选出具备深远影响力与社会价值的卓越科技成果。
1. 突破性
评估项目是否构成现有知识体系或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,是否具备系统性重构的潜力。
是否在技术、理论或应用层面实现了显著超越现有水平的进展;
是否引入了全新的研究范式或工程思路,具有改变行业规则或标准的可能性;
是否在关键“卡脖子”环节取得突破,解决长期未被解决的难题;
是否具备推动整个领域从量变走向质变的结构性影响力。
2. 原创性
评估成果是否具备独立性与独创性,是否代表了自主思考与方法论创新。
是否提出独立技术路线或原创理论模型,区别于主流路径或依赖技术;
是否采用了独创的设计、算法、架构或工艺流程;
是否具备原创性知识产权(如专利、论文、开源系统等)的支撑;
是否突破了“跟随式”技术开发模式,在思维方式和解决路径上具备独到见解。
3. 可持续性
评估项目是否具备长远价值,是否促进人类社会的长期共生与福祉提升。
成果是否能在不同时间尺度和应用场景中长期发挥作用;
是否对生态环境友好,具备减碳、节能、绿色材料替代等实际效果;
是否在公共健康、教育公平、资源节约、风险应对等方面具备显著社会影响;
是否体现出对未来代际责任的尊重,具有良好的伦理可接受性与社会包容性。
附加评估维度
在三大核心维度基础上,评审过程还将考虑以下因素,作为加权参考或分类考量:
1. 多元协作程度
是否体现跨学科、跨机构、跨文化的协作模式,是否推动知识、资源与人才的整合创新。
2. 青年贡献度
是否由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或技术人才主导,或在成果中发挥关键角色。
3. 伦理与合规性
项目是否符合科技伦理、数据安全、用户隐私、公众知情权等基本规范。
4. 公众理解友好度
是否具备良好的传播能力,能被非专业人群理解、接受和认同,有助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。
以上评估维度将依据项目类型(如基础研究、技术转化、跨界传播等)采用差异化权重评估体系,由多领域评审专家进行交叉评议,确保标准统一、公正、可比。
四、规则与要求
1. 材料真实性
提名者须确保所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;一经发现造假,将取消参评或获奖资格,并保留追责权利。
2. 知识产权合规
所有项目须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;如为联合项目,须明确各方贡献比例并附相关证明材料。
3. 信息保密原则
所有参评材料在评审期间严格保密,仅用于银光奖相关工作,不作任何商业或外部用途。
4. 成果展示授权
获奖者需授权主办方在银光奖平台及合作渠道展示项目相关信息,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公共理解与传播。
五、奖项设置
银光奖设有多个常设奖项类别,用以表彰不同维度的科技贡献:
1. 银光技术特别奖
表彰在关键核心技术、颠覆性突破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个人或团队。
2. 科技应急贡献奖
表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,以科技手段快速响应并产生显著社会价值的实践项目。
3. 银光传播奖
表彰在科技传播、公众科普、跨界表达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内容或平台。
荣誉与支持
获奖者将获得:
官方奖杯与荣誉证书;
技术转化支持、国际合作推荐、全球传播资源接入等发展支持;
纳入“银光获奖者网络”,参与长期交流与影响力共建。
六、年度时间安排
1. 提名开放:每年1月1日
2. 提名截止:每年3月31日
3. 入围名单公布:每年9月30日
4. 终审完成:每年12月31日
5. 颁奖典礼:次年5月中旬
七、违规处理
银光奖对任何形式的剽窃、虚假陈述、造假行为持“零容忍”态度。一经查实,将立即取消参赛或获奖资格,必要时追回已颁荣誉,并向相关机构通报。
八、特别说明
银光奖相关条款与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。如需获取详细申报指引、表格模板或专家名单,请访问 SLA官方网站:sllwd.com或联系银光奖工作组获取专属支持。